廣西稱為「九份石頭一份土」,山多地少,山巒起伏,山與山之間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窪地,當地人稱為「弄」,山區常遇旱,而下雨天「弄」的積水不能走形成沼澤,農作物不易生長,人民收入微薄,到過山上看見簡陋的茅舍,才叫人明白甚麼叫做『赤貧』。貧窮雖然苦,更甚是遇上遺棄,丈夫死後媽媽挺不過艱難生活會忍心拋棄孩子離去,無助的孩子祇好跟隨年老的爺爺奶奶過活,爺爺奶奶去世就成為孤兒了。
華恩回應孩子的呼聲,2007年3月考察隊按貧窮需要又『由南到北,又東向西』的兒童之家發展計劃,來到屬全國最貧窮的縣市之一的河池市實地考究,愛民如子的官員表達當地孤兒迫切的需要,隨手拿來檔顯示孤兒就有200多人了,當時民政誠懇表示鼎力支持,即時透露有現成地點,這就是近年政府因城鄉重組,在都安縣有一所舊政府辦公樓正閒置,最適合改建為兒童之家,那兒佔地約10畝,由數座建築物組成的四合院,有基本設施,且附近有中小學校、市集等配套,非常理想。於是第二所兒童之家就建於河池市都安縣一小鄉村。2007年5月開始籌辦這所兒童之家,我們為趕上孩子的需要和節省金錢,工程分兩期進行,將穩固的舊建築物加固裝修後,兒童之家於2008年2月開始投入服務了,接待第一批30個特困孩子,第2期宿舍樓工程亦於2009年4月完成。
都安瑤族自治縣華恩角聲兒童之家 |
|
地址 | 廣西省都安瑤族自治縣華恩角聲兒童之家 |
建築面積 | 3,376平方米 |
設施 | 宿舍、食堂(兼禮堂)、電腦室、圖書室、活動室和籃球場等 |
孩子數目 | 41名(最多可容納160名) |
投入服務 | 2008年2月 |
員工資料 | 吳金妍院長、梁錦嫦副院長、愛心家長5名、其他員工5名 |